请选择要充值的国家

中国供应过剩导致韩国经济“摇摇欲坠”

六大重磅行业供需均前景黯淡


釜山港。(图片来源:韩联社)

资产规模达80万亿韩元的LG化学今年上半年在石油化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利润仅约为12亿韩元,占公司上半年总利润的0.2%。而此前在2022年,LG化学的石油化工业务利润曾接近1万亿韩元,但现在行业形势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三星SDI于10日宣布,将以1.121万亿韩元的价格将其偏光片业务出售给一家中国公司。由于受到中国企业的低价竞争影响,三星收益性恶化。因此三星SDI决定出售该业务。与此同时,浦项制铁子公司浦项未来材料也决定将其与OCI合资成立的二次电池材料企业PNO化学的所有股份出售给OCI。由于中国供应过剩等原因,钢铁和二次电池行业的情况变得黯淡,浦项制铁决定紧缩开支。

韩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制造业已经亮起了红灯。中国企业的过度生产和出口冲击正对韩国的多个制造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中国的供应过剩对于韩国来说属于外部结构性问题,人们担心这种冲击可能会长期持续。

韩国信用评级公司NICE信用评级于11日举办的“加剧的中国供应过剩与信用风险”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的供应过剩将持续,韩国主要行业的经营环境预计也不会轻松”。具体来看,钢铁、石油化工、太阳能、显示器、电动汽车、二次电池等六个主要行业的供需条件对韩国企业都不利。中国产品的过剩供应远超需求,导致价格下跌,进而对韩国企业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因这种特定因素对韩国制造业整体造成冲击的担忧是非常罕见的。

韩亚金融管理研究所也在6月份的报告中表示,“中国将在2024年进一步降低半导体、汽车、造船、太阳能等主要产品的价格,相关产品的出口量同比增长40%至60%。由于大多数产品与韩国的出口产品重叠,预计韩国将受到更大的打击”。一位熟悉中国情况的证券公司研究员表示,“尽管中国的内需市场崩溃,但中国政府没有刺激内需,而是将政策重心放在振兴制造业上,这导致供应过剩问题日益严重。中国产品的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在许多领域与韩国产品的直接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实际上,导致LG化学、乐天化学等石油化工企业业绩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提出了“提高自给率”的口号,大幅增加了国内生产,从而大大减少了对韩国产品的进口。最近五年间,中国石化基础原料乙烯的新增规模约为2600万吨,是韩国产能的2倍。在中国政府补贴的帮助下高速增长的太阳能和显示器行业,以及超过中国国内消费需求两倍的电动汽车电池产量过剩也导致全球价格下跌,进而影响了韩华解决方案、LG显示等韩国企业的业绩。

与最近启动结构调整的德国大众集团不同,尽管现代汽车、起亚等韩国汽车企业的业绩表现良好,但它们也并非“安全地带”。NICE信用评级研究员洪世珍指出,“随着内燃机汽车电动化速度加快,中国汽车的全球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电动汽车的竞争将愈发激烈。长期来看,具备成本竞争力的中国电动汽车可能成为加剧全球竞争的风险因素”。

朴钟午 南智贤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economy/economy_general/115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