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保健储蓄继承方式 读者意见不一卢慧菁|fcloo@sph.com.sg卢慧菁发布: 2025-01-26 19:36:23卢慧菁|fcloo@sph.com.sg
若公积金会员生前有提名受益人,一旦逝世,公积金局会以现金方式,即银行转账或支票,将户头存款发放给指定受益人。(档案照片)
中央公积金局至少三次透过官网澄清,指网上或短信应用有传言说公积金会员离世后,所有存款会自动转到受益人的保健储蓄户头,这纯属谣言,并非事实。
记者访问了10名年龄超过50岁的公积金会员,高达九成的人已提名受益人,但无人选择增进受益人提名计划。绝大多数的受益人为子女或配偶,他们认为以现金方式将钱分给家人,是理想的做法。
不过,也有少数认为,若受益人不善理财,或不急等钱用,将存款转至受益人公积金户头,也是可行的做法。
公积金局:若有提名受益人 逝世后存款以现金方式发放
若会员生前没有指定受益人,公共信托局(Public Trustee’s Office)会按照《无遗嘱遗产继承法》和《回教继承法》,将公积金存款分配给合法受益人。死者家属须向公共信托局提出领取存款申请,鉴定申请者身份和分配款项过程,可能耗时达半年,且须支付行政费。
延伸阅读 两年接2473份申请 “受益人代表”制度助领取公积金遗产更省时便捷 65岁以下群体最多 未提名受益人公积金会员遗留存款增
会员可选择以上网,或到全岛任何一个公积金局服务中心,提名受益人。数据显示,在2023年过世的公积金会员当中,大约八成在生前提名了受益人。截至2023年底,公积金会员人数约有449万5000人,其中65岁以上者超过86万人。
奕丰环球市场投资咨询总监曾威旗告诉《联合早报》,许多会员并不清楚可选择增进受益人提名计划,但有意选择这项计划的会员,应注意一些限制。他也是遗产规划师。
专家:欲转保健储蓄户头余额给受益人 应注意限制
公积金局强调,若会员生前有提名受益人,一旦逝世,公积金局会以现金方式,即银行转账或支票,将户头存款发放给指定受益人。
不过,如果会员要将存款,遗赠至受益人公积金户头,他可以选择增进受益人提名计划(Enhanced Nomination Scheme),将存款转入受益人的保健储蓄户头、特别户头或退休户头。
公积金会员逝世后,户头剩余存款应延续现有做法,以现金方式发放给指定受益人,还是考虑把存款转移至受益人公积金户头,再度引起讨论。遗产规划师提醒,会员应尽早提名受益人,确保遗产分配符合个人意愿。
不过,另一名读者翁益华(70岁,退休人士)持不同看法。他指要使用保健储蓄存款有诸多限制,父母一般希望按自己的意愿支配公积金,让子女领现金,何况年轻一代就业后,已有个人保健储蓄和医疗保险,父母不必担忧。
退休公务员周华顺(65岁)说,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有人倾向于现金提取的灵活性,有人重视对下一代的持续保障,这些都是合理且值得尊重的选择。这种差异恰恰说明,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须建立一个更包容的框架。”
她赞赏公积金制度完善,尤其是保健储蓄户头能为国人分担医药费用。她以年长母亲去年入院为例说,由于享有较高津贴,在扣除保健储蓄户头存款后,几乎不用额外支付现金。
大多受访者:以现金方式将钱分给家人较理想
他提醒,今年的基本保健存款(Basic Healthcare Sum)为7万5500元,有意将保健储蓄户头余额转给受益人的会员,须注意受益人的保健储蓄户头,是否已达到基本保健存款;超过顶限的款项,会转入特别户头或退休户头。
曾威旗说,若受益人不熟悉财务管理,会员可考虑增进受益人提名计划。例如,单身的会员,可将存款留给父母或兄弟姐妹。
《联合早报》言论版交流站上个月接获不同读者来函,讨论保健储蓄继承课题。其中沈文凤(60岁,自雇人士)建议,如果年长者离世,未使用的保健储蓄户头余额,应转入子女的保健储蓄户头,而非让他们直接提取。这样不仅延续保障功能,也进一步加强家庭的保健储蓄。
也就是说,除非会员事先注明要加入增进受益人提名计划,否则逝世后,他的存款将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