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要充值的国家

华人故事:回忆六十年前的勿里洞丹榕班兰故乡

和平日报,2021年8月4日,时间在我有记忆的童年岁月里至今已过去了六十年有余,然而在我清闲的晚年生活里,脑际间总是有着絲絲的怀念和印象,经常会回想到过去童年时的生活中,那抹不去的影子时而浮现,对故居周遭的一些有趣事总是会经常如彩虹晚霞般地投影在我的生活节奏里。

记得当年家乡坊间,若有乡人逝世,当地的长春会(华人福利会)一定会在当逝者出殡日前,给市区上的每处商店颁发一对红蜡烛以示通知吧!这对红烛有些商家会在傍晚关店后点亮,而这种习俗对当地的华人社会受到祖宗传统文化的传扬,一直保留了好长一段时间,丧家孝子披麻带孝,遗体出殡奔赴坟场时的灵车都要经过大街,沿途散播烧香用的金银纸宝,敲锣打鼓吹奏起”小白船” 的乐曲,对有钱人的丧事更显得排场和体面,除棺木用上大好木材,还要贴上各种精美图画甚至也有人用精致手工雕刻棺木等,灵柩车一般会用大卡车,在车上也搭盖装饰,如男死者会在搭蓋蓬上摆上制作的老虎形象,而女逝者则为白鹅形样,遗像被安装在车头联轴素花分别挂滿耒宾送葬的卡车二旁,更加有趣的是如果有钱的福建人会在公路上停留片刻进行拜祭,送殡的车辆都排成长队伍,沿途观看者无数挤滿街道旁,热天里还有打傘的旁观者,气派显得有如今日迎接贵宾之姿态,实在令人叹啧,那时的当地政府还是允许华人的這些传统习俗的,

再说回娶嫁时,因为当时还沒有能供婚宴的酒家,一般都在男家搭建帐蓬,租耒木板长橙桌子,有钱人摆上几十桌,僱上厨师烹调好菜肴,肥猪肉炆雞,炒麵,一些地道的家乡菜等等,新郎迎新娘都要租用新娘车,再聘请喜,丧都同用的乐队,乐队鼓手为我前中华学校的罗伟芳老师,萨克斯(喇叭)则由蔡亞开老师吹奏,还有另一位喇叭手则为土族人名旺家忠(kacung) 合成一组当时市区内的乐队,搭乘大卡车上随新娘车遊街示众,这种婚礼习俗一直流行甚久,

小时候称作 “地地,做新娘”,家属敬老端茶叫领拜拿红包,一般新娘要在房间里穿着新娘服让宾客耒观赏,酒蓆也无时限约,有的甚至到晚餐后才散去,而远方亲属更有留下夜宿的情形发生,

这些点点滴滴都是童年时代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深深留下难忘经历和回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改变,许多曾經有过的习俗渐渐被遗去,再过若干年后,当我们这一代的乡亲都离去后,对年轻人而言却是没有见过的听闻,都将成为历史的黃页。

以上悲和喜的二种旧日风情,还能有多少人留有印象,故乡还有许多的老故事,闲里和群友敍述,坐在清静的乡间高脚木屋,热咖啡一杯再加上炸木薯,真感幸福 !

(雨林编辑,澳洲勿里洞网友李国俊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