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都新闻网 6 月 25 日电 :为了庆祝雅加达建市495周年,为大家介绍雅加达西区一栋被现代化高楼所包围的中式三合院,曾经是第五任也是最后一任“华人玛腰”许金安先生的故居,同时也是当时的华社 “新明会”的成立地点。
位于雅加达西区一座非常特别的建筑物前,有一座中式建筑,它富有一定的年代感,夹在两座现代建筑之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不过,这栋名为“詹特拉那雅”(Candra Naya)的建筑却是华社领袖许金安先生的故居,也见证了许多印尼华人的历史。
詹特拉那雅大院建立于19世纪,是印尼第五任也是最后一任华侨官阶“玛腰”许金安先生的故居。许金安是印尼华人企业及银行家,在荷兰殖民期间,许金安被任命为“华人少校”,有着维护华人利益的任务,因此该建筑也被称为“少校之家”。
詹特拉那雅有着白墙红瓦的中式建筑风格,宽敞的正门上写有”寿山福海“,从正门进入后,可以看到弧形屋顶由刻有精美图纹的绿色实木梁柱支撑着,百年间依旧保持挺立,据悉,该建筑除了墙体被修建加固之外,依旧保留了百年前原有的梁架。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旨在为华人提供帮助的社会团体 “新明会” 在这里成立,并租用了该建筑作为其主要的活动场所,并举办了许多与教育、娱乐、医疗和文化传播等相关的业务,直到1992年底,该建筑依旧被用作诊所、基金会办公室、体育练习室及学校,并举办了印尼羽毛球协会的第一场比赛、雅加达第一场台球比赛等等赛事。
1965年后,因当时政府要求,华人华商需改名换姓,因此新明会正式改名为如今为人所知的“詹特拉那雅”,并在1990年被正式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如今,该古色古香的建筑依旧成为一处可供游客参观、缅怀历史的景区。
( 雨林编辑, 来源:星岛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