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月19日在京畿道平泽港周边停放的即将出口的汽车。(图片来源:韩联社)
美国政府计划从下月12日起对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而韩国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的各类金属部件大部分也被列入征税清单。相较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在获取“关税战”相关信息和应对能力上处于劣势,陷入焦头烂额的境地。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23日介绍,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18日宣布的对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的总统公告附件中,列明了290个加征关税品目(依据美国贸易代表部的国际商品分类体系HTS标准)。这些品目涉及由钢铝加工制成的成品或零部件。此次附件公告属于10-11日发布的对钢铝制品加征关税行政命令的后续措施。
征税范围覆盖广泛,从车辆空调到其他电机(电动汽车电机)等零部件,乃至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螺栓和螺母也被纳入管控范围。汽车零部件领域涉及五类产品,包括其他保险杠、保险杠零部件、轧制机、悬架系统其他零部件、动力系统其他零部件等。这五类产品去年对美出口额达23亿美元,约占韩国对美出口总额的2%。相关产品主要由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的合作企业生产。
韩国AINs研究所研究员李韩九(音,前汽车融合技术院长)表示,“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中小企业占比很高,且许多情况下是由中型企业承接订单后转包生产。因此,许多通过间接出口的中小零部件企业可能面临高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压力”。他进一步指出,“整车企业也可能将关税负担带来的成本上升部分转嫁给谈判能力相对薄弱的合作企业”。这实际上意味着,作为韩国汽车产业支柱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正直接暴露于美国发起的关税战风险之下。
尽管汽车零部件行业深陷关税战漩涡,但企业仍未制定有效对策,普遍陷入不安。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韩国政府的应对方案尚未成型,且中小企业自身缺乏掌握事态发展的资源。韩国汽车产业协同组合理事长李泽成(音)对《韩民族日报》坦言,“协会层面尚未就(美国关税措施)对钢铝衍生产品的影响及应对做好准备”。
韩国贸易协会首席研究员韩雅琳(音)表示,“尽管美国商务部后续将公布具体征税对象和计算标准,但需根据产品中钢铝含量比例核算税额,我国中小企业可能在关税核算方面面临繁重的行政负担”。
目前,韩国政府针对美国发动的关税战,虽推出面向中小及中坚企业的“出口代金券”制度,对海外营销、市场调查与咨询、翻译、法律及税务顾问等费用予以部分补贴,但相关措施目前仅停留在制度推出阶段。
南志贤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economy/marketing/118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