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4月22日,廖内梅峰寺開山住持宗聖老和尚於3月15日,農曆正月廿八在新加坡Changi醫院安詳示寂。隔天由其弟子將靈體運轉回廖内,遺體靈柩設放在梅峰寺地藏殿給四衆弟子瞻仰。靈柩停放一周後,并在3月21日,農曆二月初五,以漢傳大乘佛教儀軌起棺荼吡。當日上午十時,在觀音山地藏殿舉行讚頌法會。移靈時經過大殿繞佛,天空現佛光瑞象。荼吡後,靈骨顯出無數金光舍利。長老1919年生於福建省仙遊縣楓亭鎮,僧臘72載, 戒臘七十秋,世壽100嵗。1946年在廈門白鶴巌出家,禮忠心老和尚爲師;1948年受具足戒於南普陀寺虛雲老和尚座下;後就讀於太虛大師創辦的閩南佛教養正院。1948奉師命赴新加坡圓通寺協助料理寺務,1969年恩師圓寂後,轉往馬來西亞吉隆坡觀音閣任監院。1973年往印尼廖島弘法,創辦大乘佛教會發起人,自任副會長,先後又創辦圓光講堂及圓德寺並出任住持。1980年返故鄉福建莆田發起重建梅峰光孝寺;1985年秋出任福建大雪峰崇聖寺方丈。1987年間在楓亭創辦華僑中學及華僑醫院,大力支持其家鄉之教育與福利事業,以圖報四恩。
4月4日,農曆二月十九日逢觀音誕,本山住持世佛僧會前往廖内主禮三七佛事率領九位僧伽頂禮慈悲三昧水懺,設放大蒙山施食。上午净壇結界靈柩前召請,頂禮慈悲三昧水懺。在禮懺休息期間,本山住持向大家説明宗聖長老一生弘揚觀音法門,修建四座大悲寶殿。剛好今天是觀音誕,紀念他往生三七舉行讚頌禮懺佛事,也可以說他是觀音老人。在人間住世一百年。在紀念三七爲他贊頌住錫在廖内對佛教做出貢獻,頂禮慈悲三昧水懺,修觀音菩薩的懺悔觀。在三昧會上虔誠向諸佛菩薩,頂禮發露。你們生爲他的皈依弟子,通過懺悔對師父生起報恩孝道。其實我們禮懺功德,自己也能夠得到利益。通過拜懺,思維觀想,發菩提心對自己的父母師長,六親眷屬以及所有廖内民衆甚至全印尼,全東南亞,全世界,所有的民衆,你們要觀想不管他們是你的恩人或者仇人,通過孝道懺悔,修持佛法得到無上功德。如果你們來寺院拜觀音不修持觀音懺悔觀,做好事,拜拜只能得到世間福田。當你發菩提心對自己的父母師長以及一切衆生共同修持禮懺,你所修持的佛法得到無上功德。雖然你做好事,捐款,修寺院,放生,幫助人,你沒有辦法去除貪嗔 痴慢疑,嗔恨嫉妒心強,就是痛苦的果報。因果法則,因緣果報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恭敬三寶,相信因果,在三寶門中修福田,在修持佛法,發菩提心得到佛法的加持力。過去時所造的業報唯有你自己發菩提心,証菩提道才能改變你的命運,得到佛法加持力。修學大乘漢傳佛教要發菩提心,做人間菩薩。
中午佛前大供,在贊頌大會,靈柩前,法師及信衆通過念供養咒舉行贊頌傳供大典。四衆弟子向長老敬禮行三問訊禮。世佛僧會秘書長代表僧伽會向長老共祭念書文又向大家談述宗聖長老一生的辛勞在廖内島居住了四十多年,對社會教團做出巨大的貢獻。如今他安詳往生捨報,留下一個好榜樣給四衆,期望今後你們要秉承長老的悲願, 一定要護持接班僧人共同弘揚正法使佛法在廖内能繼續發揚廣大。信衆學佛也能在三寶門中種福田。
下午一點再頂禮第三卷水懺,設放大蒙山施食。下午五點梅峰寺理事會主席紀思俊先生,Pak Hengky 用私駕快艇送我們到Batam島乘晚上飛機回雅城。(大丛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