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要充值的国家

归侨故事:杜添江爷爷和“巴厘村”的故事

和平日报, 2021年1月14日,镌刻兴隆,口述美好!世界燥而不悦,我们偏安一隅,记录一个小镇、一个深刻的人,一段口述的美好。

海南兴隆,位于北纬18°,是将沙滩、大海、热带雨林、温泉集于一身的天赋小镇,也是沉淀了68年历史的世界侨乡。这里保存着大半个世纪、21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活交流痕迹,也记录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的支持和发展。这里生活的人们,是那么简单而又深刻,我们希望记录下这里,听他们口述兴隆。

从1951年创办至今,海南兴隆华侨农场曾经安置了来自东南亚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 经过几代归侨的奋斗和努力,兴隆以其独特的归侨风情、温泉度假和兴隆咖啡闻名海内外,经济发展加速,逐步发展成为漂泊海外的赤子在祖国的温馨家园,所以兴隆也被戏称为“小联合国” 。

但时代大潮的翻滚下,文化和情怀却并未像红酒那样,年份与价值并存。许多老归侨在生活中,仍然讲着印尼语、越南话、马来语、泰国语,可是到了下一代、再下一代…… 我们正在目睹兴隆归侨文化在历史中风化,而侨民们并不想失去那份深刻,杜添江爷爷则是更坚持的一个。

杜添江爷爷,是第一代归侨,1939年在印尼出生,1960年回到祖国。亲自参与建设兴隆侨乡从无到有,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先后担任兴隆华侨农场中学校长、兴隆华侨农场副场长和工会主席;从农场退休后任兴隆印尼侨友会会长,与家人一起开办印尼餐厅传播归侨文化。荣获中国侨联颁发的“为侨服务30年荣誉证书”。

用杜添江爷爷的话来说是:“50年前(兴隆)的情况我可以讲得出来,50年后我们的孙子辈还记得吗?在兴隆将归侨文化传承下去,不单单要留一个华侨农场的历史博物馆,还需要一个让大家能够参与的旅游景点。让人们通过亲身参与,来了解、体验归侨的文化。”

“如果是以前,你每个星期可以看到他们在工会那边跳舞啊,一起去做糕点啊,搞烧烤啊,跑哪他们都是一台舞台,那种感觉特别好你知道吗?现在,可能我们年轻一辈每天都忙着工作,忙着赚钱,这种感觉好像就没有了;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让所有人都记住,兴隆是一个“小联合国”,是一个华侨居住的地方。”

(雨林编辑,作者:庞秀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