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要充值的国家

校园故事:传承“公诚勤朴”华中精神,砥砺前进! —纪念雅加达“中华中学”创建83周年

和平日报, 2022年6月21日,2022年6月12日是我敬爱的母校雅加达“中华中学”建校83周年。凡是“华中”弟子,到了母校诞生的日子,都会聚集在一起来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这两三年,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我们不能相聚在一起,但我们的心里却抹不掉母校光辉的形象,抹不掉辛勤创校、终身为华侨文化教育事业而无私奉献的老师们,特别是创立母校的“三(鸡)基一鸣”的李春鸣校长、张国基教导主任、李善基教务主任及陈章基总务主任。

母校雅加达“中华中学”创立于1939年6月,正当各项事业发展最高峰时期,印尼发生“9.30事件”。犹如晴空霹雳,一夜之间,母校和全印尼几千所华侨兴办的华文学校,遭受到无理的封杀,校舍被侵占,数万名教师顿时失业,数十万学子失学。这是印尼历史长河中最惨无人道的一幕,也是印尼华族永世不忘最惨痛的日子!

“华中”从1939年6月创立,至1966年4月被封杀,屹立在印尼赤道上只有短短的27年,但是她培养了数十万计的优秀人才。

“华中”是印尼一座美丽堂皇的学府,位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的雅加达,人才荟萃,师资之雄厚、规模之大、教学设施之完善,均非其他华校可比。“华中”生存只有短短的27年,“华中人”散布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特别幸运的回到热火朝天进行大建设的祖国怀抱里的“华中学子”,他们不负众望,不负韶华,在中国政府正确领导下,英明领袖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和亿万中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投入到滚滚建设洪流热潮中。“华中人”不忘初心、不忘校训,发挥了“公诚勤朴”的精神,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一起,投身到热火朝天的建设熔炉中,把一穷二白的中国大地,建设成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经济大国。“华中人”,在参加祖国建设中努力奋斗,造就了许许多多的工程师、科学家、医师、人民教师、工农业专家、坚强保卫祖国的人民战士,他们为伟大祖国献出宝贵的青春。这些校友们的伟大贡献,大大地提高了“华中”的知名度和声誉,为伟大的教育事业添光彩!

留在赤道线上的“华中”子弟,也发扬了“公诚勤朴”的华中精神,努力在为印尼建设做出了令人感到骄傲的成绩。我们到印尼各地大中城市一看,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许多工厂、农场,很多是“华中”子弟们的杰作,把印尼建设成美丽的国家,为印尼的建设事业、文化教育添砖添瓦,把印尼建设事业推向欣欣向荣的美景,把印尼建设成东南亚经济最先进发达的国家之一,为印尼民族增添无上的光荣,这些肉眼看得到,双手摸得到的成就,都有“华中人”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一份功劳。

留在印尼的“华中人”,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在经济事业上做出伟大的贡献外,他们继承上一代教育家们的艰苦辛勤办学的精神,大力推动华文教育事业,对华文教育的推动不遗余力,创办“华中圣光”三语学校、为华文教育事业增光添彩。在推动华文教育的同时,也发展印尼的基础教育,创办国民学校、培养华文教师,出版华文教科书,艰苦兴办华文报刊。许多“华中”文学爱好者,努力创作,一个个有水平的“华中”华文作家,为中华文化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奋斗终身。

这些事迹,都是可歌可泣的。我们要为他们点赞!为“华中”绽放光彩,我们还要学习他们弘扬“公诚勤朴”的精神,努力为“华中”争光。我们要继续努力,没有了校舍也要发扬“华中精神”,砥砺前进,把“华中精神”落实到到各行各业的建设事业上。

我们还要好好教育下一代,认真努力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教育好子弟;鼓励下一代继续搞好印中友好关系,发扬睦邻、亲邻、帮邻的精神,继续努力参加印尼的经济建设,为建设强大的共和国而奋斗终身!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摈弃不良的习惯,高举“华中”公诚勤朴精神,为华族争光,为“华中”添彩!

敬祝亲爱的母校——中华中学万寿无疆!

53届华中人:沈慧争   2022年6月15日于雅加达

( 雨林编辑, 来源:千岛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