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要充值的国家

经发局:电子业去年吸引最多固定资产投资 生物医药居第二

经发局:电子业去年吸引最多固定资产投资 生物医药居第二 李涛|litao@sph.com.sg李涛更新: 2025-02-07 00:19:05发布: 2025-02-06 23:08:54李涛|litao@sph.com.sg经发局局长傅美晶指出,我国是一个开放且高度依赖贸易的经济体。如果世界各国实施普遍的关税制度和保护主义政策,这将对全球增长和贸易产生影响,并影响投资环境。(唐家鸿摄)

对于贸易关税将如何影响新加坡的投资,傅美晶说:“我国是一个开放且高度依赖贸易的经济体。如果世界各国实施普遍的关税制度和保护主义政策,这将对全球增长和贸易产生影响,并影响投资环境。”

整体而言,去年的投资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创造1万8700个岗位,较前一年下降了6.71%。

对于地缘政治逆风下,我国产业在电子领域可能存在过度集中的情况,经发局主席方章文指出,当局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合作,以应对可能存在的干扰。他说:“世界并非只绕着半导体业转。”

对此,方章文指出,由人工智能和数码化驱动的半导体业预计更为看好,而化学业近年来由于供应过剩,导致企业在投资上更为谨慎。

经发局局长傅美晶说,全球保护主义正在上升。她认为,尽管新加坡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这不意味我国不会受关税的影响。

就早前美国据报调查中国初创企业DeepSeek通过我国购买英伟达(Nvidia)晶片一事,经发局引用贸工部早前的声明说,当局预计英伟达这样的美国公司将遵守出口管制法律。

对于柔新经济特区的设立,方章文指这一合作将为希望在本地区扩展业务的跨国公司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综合解决方案。“企业不再只是考虑设立单一业务,而是通过建立一系列互补的业务活动,形成更强的产业网络。”

生物医药居第二,占16.5%,总部和专业服务占8.4%。

除电子业,化学业曾是2023年投资的主要部分,占比35.6%。不过,2024年这个行业的占比降至仅2.7%。

经发局说,当局计划深化现有企业的转型,例如帮助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和数码化提升生产力。此外,我国也将强化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吸引跨国企业的高价值创新项目,和新兴科技和增长领域的公司。

全球供应过剩 化学业投资谨慎  延伸阅读 新加坡去年吸引1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逆风料显著 经发局:20%制造业者预期未来半年经商环境会改善 企业投资我国 应遵守法律

美国保持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源的地位,占比从2023年的51.9%,增加至去年的55.5%。

保护主义或影响投资环境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表示,或对半导体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以将生产转移回美国。半导体业务发达的区域经济体,如台湾,已开始研究供应链转移。

经发局星期四(2月6日)发布2024年度报告。电子业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Fixed Assets Investment,简称FAI)的占比,从2023年的24.2%,显著提高至去年的57%,成为贡献最大领域。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半导体行业推动。譬如,VSMC和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这两大半导体制造商投资200亿元,并创造逾4000个职位。

这些岗位中,46%在服务业,37%在制造业,其余17%在研发和创新领域。大多数岗位将是专业人员、经理、行政人员和技术员。

经发局:世界并非只绕着半导体业转

他补充说,经发局的战略是实现产业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某类特定产品、公司或市场。

对此,傅美晶认为影响不大,且总数仍高于中期目标。她也说,当局的核心目标是为新加坡人创造优质的岗位,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

新加坡去年所吸引的1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主要贡献领域的占比,出现重大变化。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战略是实现产业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某类特定产品、公司或市场。

不过,她指新加坡仍可从亚洲经济增长中受益。“绿色转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供应链的重组,都将为我国创造稳定且全新的增长机会。”

创造岗位较一年前低 但影响不大

另外,工程和环境服务在2024年并未吸引任何固定资产投资,也几乎没有创造就业岗位。这个领域在前一年的固定投资中占3.9%。

方章文也说,新加坡欢迎那些前来新加坡设立总部并创造岗位的企业,前提是它们遵守我国的法律,无论这些企业来自什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