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 2022年7月6日, 印尼三宝垄新友中小学是我的母校,是一所华教完中,我在那里读完小学、初中、高中毕业,1963年高中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1964年被保送回国,8月13日乘光华轮抵达广州黄埔港。回国后从广州华侨补校,按个人志愿被分配到集美华侨补校,次年以理科考生参加高考,服从国家分配被录取到福建师范学院外语系。1969年在福建长泰5053军垦农场锻炼后,1971年分配在福建宁化教书,1989年调入厦门第九中学
教书,2000年退休至今。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阔别母校三宝垄新友中小学,回国至今近60年。蓦然回首,追忆往昔,无论走到哪里,在记忆的那岸,回国前在母校度过的12年学习生活仍历历在目,三尺讲台老师讲述风云变幻,一截粉笔能写出世间百态,为那时尚懵懂的我建立世界观,启蒙我的理想和追求。那时我们每日都在成长的新芽一般,因为有知识与爱的阳光,才焕发出绿意,茁壮成长。辛勤园丁们的严谨执教,用点点滴滴知识滋润我心田,浇灌脑海,让我成长为有爱国心,有理想志向的青年。母校“爱国、团结、友爱”的校训,老师们的教诲与言传身教,学兄学姐一批一批回祖国深造、投身祖国建设的榜样,同窗学友的深情厚谊……激励我为理想和追求不断进取,助力我到达梦想的彼岸。
母校,是摇篮,让我在没有忧虑中度过我的童年、少年到青年的黄金时光。母校也是雨露,滋润心灵,使我在迷茫中看到光明与希望。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有我们的欢声笑语,即使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走到天涯海角,也将铭记母校对我的点滴恩泽。
如今已迈入耄耋之年的我,教育培养我的母校老师我还能如数家珍说出不少:12年担任侨领的何隆朝先生,虽然没见过面,但我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的毕业证书,都盖有校董何隆朝先生,和校长庄明哲先生的大印和签字。校长庄明哲老师,还兼任高三时的时政课,讲述国内外形势,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引荐给全班解析诵读;教务主任陈有德等老师,每学期为学生订购各学科商务印书馆的课本;博古通今的语文史地老师刘健智,把祖国的语言文字,悠久灿烂的中国历史地理,教给我们,使我们不忘炎黄血脉,胸怀家国。初中的数学老师施淑英,高中的数学老师黄未央,物理老师潘隽永、化学兼数学老师庄有土、英语老师蔡多全、魏兆勇(教高三)、印尼语老师(忘了名字)……母校的老师个个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使我回国后很快适应国内的学习生活,顺利考上大学。
学校分初、高中上午班和小学下午班上课。学生上、下午都上六节课。女生白上衣蓝裙子校服,男生穿白上衣蓝短裤校服。女生齐耳短发,男生也理学生短发。早上七点先做广播操,后上第一节课,中午上完6节课12:00放学。治学严谨的庄校长,在学生进校前常站在操场巡视,发现迟到或不遵守校规、不穿校服流里流气的学生即批评教育,严重者责令回家。半天上课后,其它是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或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或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老师们的音容笑貌、谆谆善诱的教诲、和蔼可亲的待人处事,未曾在我的记忆中抹去。
我排行老三,十岁时父亲去世,兄弟姐妹五人全靠母亲在巴刹的小铺子小生意维持全家生活。由于我学习成绩好,很多时期我在校享受到助学金。在母校度过的时光,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即将告别母校拍下最后一张合影。彼时我已读完高三,在等待回国的一年中,应母校的需要,任教小学,与低我一届的学弟学妹、校长和科任老师一起的合影。这一年我一边教书,一边经过考试,被录取参加厦大海外函授数学系的学习,同时在母校组织的大型歌剧《刘三姐》排练中,我被邀请参加并扮演剧中举足轻重的“王媒婆”角色。近一年的排练,新中成功公演《刘三姐》,后来还到梭罗、日惹、万隆、雅加达等大城市的华社公演,反响强烈,提升新中的名声。后来回国的通知下来了,惜别亲友、母校恩师、学友,怀揣理想抱负,乘坐“光华轮”启程回国了。
“十年种树,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值此母校75华诞来临之际,向母校所有教过我的师长、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祝愿母校青春永驻,老师们幸福安康!
( 雨林编辑, 来源: 国际日报/ 厦门:黄桃花)